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动态>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春风化雨 多彩育人——2023级2班《静物素描》线上结课展

来源: 作者: 时间:2023-12-13 09:38 点击: 字号:【

静物素描在造型基础课程设置上注重培养细节描绘与整体关系相协调的能力,为学生建立正确的观察习惯,从观察、再现到深入刻画,夯实自身扎实的基础造型能力,达到心眼手协调一致。作为造型、解剖、透视三个立体造型基础课程的中间一环,静物素描课通过新一轮的调整优化,让学生在临摹、写生与创作中清晰地理解空间与立体造型,提高立体的观察和表达能力,通过实践使学生养成完整而全面的造型意识,也为基础教学研究提供前提条件。

2023级2班的同学们大多第一次接触精微素描,最开始学生以对“主题”源头来历的叙述——选择画这幅画的初衷——为立意基础,进而专注、静心地反复观察、整合、再现、反思,这个教学实践开拓了基础素描的新思路,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创作提供选题意识和造型功底。让学生在课程中不仅限于专业知识学习,在完成素描作品的同时实现自身对于主题——“红色文物”的认识,并提升造型语言的精神内涵,对于中国共产党史的学习,乃至对“红色文物”的塑造及完成,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课堂教学始终。


部分学生作品

4bef6e4f3d9e422da03782e4ef90ddae.jpg

这张充满污渍和岁月痕迹的名片除了向别人介绍自己之外,还承担了一个功能,就是类似手递封或者手札的功能。画此作品,我脑海时不时涌现出一个身着军装的男人在名片上写字的画面,不知道现在老人家是否还健在呢?希望他的身子骨还硬朗着!毕竟没有他们当年的英勇抗战,也不会有今天和平生活,今天的我们更要铭记历史,砥砺前行!(2023级2班  李善欣)

cd19e3fc69c04cfdbd0c059569d41de5.jpg

1927年8月1日,系着红缨的军号响彻了南昌。红军创建初期,部队沿用的是旧军队的号谱。由于号谱相同,敌我双方常常发生误会。1931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正式颁布《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从此人民军队有了自己的号谱。这本号谱分为战斗、勤务、名目、仪式四类300余种。军号可用于传递简短命令、报告、报时、识别敌我和发放警报等。在战斗时使用军号,可指挥通信,鼓舞军心,震撼敌人,也象征着红军的顽强的精神!(2023级2班  李彦孜)

efe1d41e7ae547e4bfbbfa767066269b.jpg

一只唢呐,点点剥落的金漆蕴藏着历史的痕迹,紧捆的红绸缎展现着过去岁月的激情。轻抚这只唢呐,仿佛还能聆听到它往昔精彩澎湃的乐声;细看这只唢呐,那斑驳的革命画卷似乎又在眼前徐徐展开——这只唢呐,承载了多少沧桑的回忆!我用画笔细细描绘这只唢呐时,眼前浮现的是那抛头颅撒热血的时代画面,我希望我能用艺术的形式,将那震撼人心的革命精神尽我所能的展现出来!(2023级2班  刘纹彤)

198d5c910b6646a8bef4cd01e1af5d5c.jpg

我选取的号角以《胜利的号角》雕塑为灵感,它代表的是南昌起义打响了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也象征着共产主义和中国革命胜利和成果。此号角是红军当时用来吹响反攻信号的武器。号角的声音是洪亮的,是振奋人心的,当号角吹响的那一刻,就是我们革命胜利的开始。选择这个物品是因为第一眼看到它,就带给我一种希望,光芒万丈的感觉。它记录了人类战事中的艰难付出和胜利,同时也呼吁着人们珍惜和平,自由与和谐。(2023级2班  凌伟强)

820b988e9efa436d826ef63732b957a6.jpg

这个纪念银章的由来是1929年12月,鄂西特委在石首根据地袁家铺召开了中国共产党鄂西特区第二次代表大会,党代会上代表们就党的任务、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政权建设等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通过了一系列文件。这个湘鄂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纪念银章这也为了纪念这件事情。当时老师给我们布置红色文物主题的精微素描的作业,我翻阅资料时,第一眼就看中了这个银章,我觉得它很好看而且很有年代感,并且符合我的审美。在画的过程中,我先打了个大概的形,然后一点点的以点到面刻画它的细节与形状。最后用老师所教的方法去逐步上色,刻画细节。先是用了水彩淡淡的上了一层低饱和的颜色,再用彩铅和铅笔刻画更深层次的色彩,以此来丰富整体画面,最后也呈现出比较完整的效果。(2023级2班  张晓媚)

21e3f918456b4205af7002877ccc3502.jpg

图为抗美援朝的纪念徵章,其中蕴含的红色精神是中国革命的核心,包括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的勇气,毅力和无私奉献精神。通过弘扬红色精神,可以将这些崇高的价值观念传承给后代,激励我们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在画面的背后是赤诚的革命之心,是对光辈们崇的敬意。精微素描用细腻的笔触诉说实物的故事,徽章上每一道痕迹,每一处损伤,都是拥有者曾经的岁月。他们长眠与罪孽的炮火里,而不朽的英魂化灯长明,指引后人免受黑暗的侵袭。我们诞于繁华的烟火中,怀炽热的信仰奋发砥砺,传承先辈壮志又披荆斩棘。(2023级2班  张亚萍)

54bce91a8ac6477587f38e27e739952e.jpg

"红色文物"一词,我便联想到了国家勋章。此勋章的颁发用以号召空年全体英雄、模范功臣们戒骄戒躁,密切联系群众,在今后各项任务中继续发挥带头作用,骨干和桥梁作用。画这幅画是想说"青春由磨砺而精彩,因奋斗而升华",温室里长不出经得起风吹雨打的劲松,平静的海面练不出搏风击浪的水手。在吃苦耐劳中砥砾意志品质,在攻坚克难中锻造过硬的本领,在知重负重中强化使命担当,是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应当汲取"八一精神"的力量量,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敢于担当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让"八一精神"的薪火在基层中"燃烧"。(2023级2班  张泳仪)

f8f10b1ee3fc4ecdb9828d08eabfd7d8.jpg

这枚徽章的材质为黄铜,由两个五角形叠加交错成十角形,上面的五角形是蓝色,下面的五角形为金黄色、中部金黄色的圆圈内是由红色五角星、橄榄枝和冲锋枪组成,背面还印有"全面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赠""1954.2.17"字样。该彰由1954年2月组织的"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颁发,当时代表团是深入边疆、海岛和康藏高原。(20232  赵冠翔)

24a56d2b6fcc41c7a3cc62cfa281a215.jpg

红色文化是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是中华民族历史演进中最宝贵的财富,它所蕴含的精神力和正向文化价值,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拥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我所绘画的红色文物正是红色文化的具体表现。通过对红色文物的绘面,我能进一步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精神。尽管与过去相比,所处的环境有异,条件不同,但其精神、原则和内容,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深入发掘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功能,是培育新的民族精神的现实需要。(2023级2班  李杏钰)

325e4138e4e74afb9a157a55d57c9a0f.jpg

画面展示内容的原参考物是一把配有麻质挂绳、爬满红锈的铁制土手枪,据材料说这支土手枪是1938年泰安县县长程鹏同志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时使用过的。我着重刻画了它枪身中段的“疤痕”,从而体现这把枪曾历经的困苦又辉煌时光;而据史料知,当时的战备资源非常紧缺,战士们都十分爱惜自己的枪支弹药,干粮之类的各种物资,就像是对待自己的战友;也许它曾不止一次的被温柔抚摸,细心的清理养护,所以我在绘制的时候并没有将锈迹凹痕画满它的枪身,而是保留了一部分相较光滑完整的表面;这既是它现今被良好保存的体现,也是为了保留它不俗的昨日风采。(2023级2班  祝晓林)

2e22cd05cb2b40ad805530197d88083c.jpg

这副画上的是一把赤卫队自制的枪,赤卫队是在土地革命战事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县区两级的群从群武装组织,这一民兵军队的主要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宣扬爱国主义,保卫他们祖国的土地,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对中国的侵犯。他们所守护的这一方红土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而赤卫队之中所蕴含的精神也一代一代地传承了下来。而这把枪上述说着赤卫队曾经历过的抗争,承载着赤卫队不屈的精神,我们应该要牢记这些精神并去传承它们,向更好的时代去所奋斗,将这些优秀精神发扬,建设更好的中国。(2023级2班  梁继哲)

c40541bc331b44ef87e52a5a016a0121.jpg

“红色文物”使人联想到壮烈的革命文化,而我这次画精微素描所选择的物体是一个有点生锈的搪瓷杯。在这个搪瓷杯身上,我看到了当年对时代楷模的褒扬和赞美,让人民向楷模学习是提高公民素质的一种良好方式。我在绘画过程中,面对着这个破旧的搪瓷杯,尽管他外表是破旧的,但是他身上却闪耀着红色的光辉,他不但是一段历史的象征,也是一群人悠远的记忆,数次引得我深思。(2023级2班  徐碧瞳)

86e8f576825547bbb11ec3ec13dc992b.jpg

这是一把革命结束时期的丽江铜锁,现收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这把锁从铜制成,质量范围在1千克以内,锁长8厘米,铜匙长11·3厘米,属于国家一般级别文物。图中的锁上有“为人民服务“字样,即为当时新中国的为民牌銅锁,1939年2月,毛泽本在给张闻天的信中第一次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概念;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七大投告上正式提出将其作为党的宗旨,此后被载入《中国共产党章程》。一时间,“为人民朋务”这个概念在老百姓之间广为宣传并实践;先有“生也沙丘,死也沙丘,反老生死系”的党的好干部售裕禄,后有“不在基房,就在去基层路上”的人民樵夫廈俊波等。为人民服务不仅是一个概念,而是当时社会风气的种种体现。(2023级2班  杨  静)



分享到:
[打印正文] [返回顶部]
关注美教公众平台

用手机扫一扫